2025-06-25 23:11 点击次数:179
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取得胜利之后,美韩联军撤退至三八线,并打算利用已建好的防御阵地来抵抗进攻,借此时间调整和整顿军队,准备日后再次进攻北方。面对这一局面,志愿军决定发起第三次战役,计划突破三八线,寻找机会占领汉城。
此次战役中,志愿军投入了6个军、18个师和约23万支援部队,另外,朝鲜人民军也派出了3个军团9个师,兵力约为7万,总兵力约30万。美韩等联军方面,前线兵力由13个师和3个旅组成,总数约20万人。从兵力对比来看,我方仅略微拥有1.5比1的优势,但美国联军在海空优势、地面火力及后勤保障上占据压倒性优势。尽管美军士气低迷,但在物质装备上的差距依然明显。
我军的进攻主力来自原西线的6个军,这些部队已经在连续作战两个月后显得疲惫不堪,战线拉长后,后勤负担极为沉重。在这种艰难的局面下,组织进攻无疑是充满挑战的。
展开剩余82%参战的6个军中,第38军、第39军和第40军是我军的精锐部队,堪称“刀尖上的刀尖”。第42军虽然不是主力,但入朝后表现出色;第50军和第66军则是后备力量,甚至没有列入原定的入朝部队名单,直到战况紧急时才匆忙调动。虽然这些部队初期表现不佳,但他们都立下了决心要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。
尽管困难重重,志愿军仍决定于1950年12月31日发动第三次战役。
此时,美军的阵地部署情况是:韩军位于前线,美英军则在二线待命。尽管韩军整体战斗力较弱,但并非所有部队都如此。白善烨指挥的第1师团具备一定战斗力。由于韩军经常与美军联合作战,第1师团得到了美军坦克和炮兵的支援,这让其作战能力大为提升。尽管装备质量不及美军,但美械的数量和质量远超我军曾与蒋军交战时的装备。尤其是第1师团驻守在临津江沿线,而我军需渡江作战,增加了进攻的难度。
然而,第39军的第116师对这一战场并不陌生。在第一次战役的云山战斗中,第39军曾有机会击败第1师团,但由于白善烨巧妙的战术,导致美韩炮兵连续轰击并迅速撤退,随后美军骑兵第1师接替作战,最终付出了惨重的代价。
这次,第116师再度迎战第1师团,决心不再手软。第116师拥有悠久的历史,最早可追溯至1932年西北成立的红26军,经过多次战斗洗礼,已成为我军的顶尖部队之一,具备强大的突击力和丰富的战斗经验。
志愿军入朝时,第39军便是主力军之一,并在云山战役中大获全胜,第116师更是在第二次战役中收复了平壤,展现了强大的作战能力。到第三次战役时,第116师的任务是突破临津江,面对的对手是防守坚固的韩军第1师团。第1师团在三道防线的纵深阵地上设有多个火力点,并建立了坚固的防御工事。尽管如此,第116师仍充分准备,以迎接这一挑战。
为确保进攻顺利,第116师进行了细致的后勤准备,确保主攻部队武器装备齐全,且储备了充足的弹药。每挺重机枪储备6500至9750发子弹,每支步枪储备100发子弹,每名士兵还携带3到5枚手榴弹。炮兵方面,师中有多个炮兵团和山炮营提供火力支援。
此外,第116师还充分考虑了战场上的粮食和药品保障,确保每个士兵都能拥有至少四天的储备粮,并提供尽量两餐热饭,增强士气和体力。为应对战斗中的伤亡,部队还准备了大量的战伤药品,每个步兵班都配有专职卫生战士。
完成这些准备后,第116师展开了高强度侦察,师长汪洋亲自带领干部实地勘察,拟定详细作战方案。同时,第116师利用一个营在高浪浦进行牵制,成功迷惑了敌人,掩护了主攻方向。
在战役发起之前,第116师用三天时间构筑了大量工事,包括掩蔽部、炮兵阵地和指挥所等,这些隐蔽阵地为部队进攻前的安全提供了保障。与此同时,师还派遣侦察队调查敌人防线、江水深度、结冰情况以及地雷分布,确保进攻路线的安全。
12月31日16时40分,战斗正式打响。炮兵首先对敌前沿阵地发起猛烈炮击,随后步兵开始突击。障碍排除组在烟幕掩护下加速排雷,紧接着展开了冲锋。第116师的步兵迅速渡过临津江,左翼第346团的两个连成功占领了南岸,右翼第347团也在11分钟内攻占了敌前沿阵地。
第116师的进攻异常迅速,经过13小时的激战,1月1日6时,成功突破了临津江,向敌纵深推进了15公里。当日,第39军的主力紧随其后渡江。
随着第116师突破成功,韩军第1师团迅速撤退。白善烨在战后回忆道:“我们从未经历过如此惨败,我的自尊心几乎崩溃。”而第116师继续追击,在激战中歼灭了英军第29旅的一部分兵力,并迅速推进至汉城。
1月4日,第116师与第39军的其他部队成功攻入汉城。第116师的348团先遣队甚至直接占领了李承晚的总统府。此前,第116师攻占了平壤,现已攻入汉城,成为这一战役中的耀眼明星。
这次战役被广泛称赞,第116师的突破不仅展示了卓越的战术能力,也为后续部队提供了强大的支援,成为志愿军历史上的一大亮点。回顾这场战役,陈赓大将对其评价极高,认为突破口的选择巧妙且出奇制胜;刘伯承元帅也给予高度评价,认为第39军突破口的选择堪称完美。
发布于:天津市Powered by 广东十一选五的走势图100期彩经网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